新闻中心
强化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 推动两轮换电标准化
强化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 推动两轮换电标准化
有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存量电动车市场大多使用铅酸蓄电池,受性能所限,其使用循环仅有300-500次,电池寿命短加之品质良莠不齐,导致每年电池报废数量较大,加剧了铅酸电池生产、废弃、回收过程中的对环境的高污染损害。近年来,电池产品及技术进化、新国标政策实施等综合因素加速推动了国内电动两轮车升级换代进程,使用能量密度高、便携性更佳的锂电池取代铅酸电池成为时代趋势。
不过,由于国标电动车因锂电成本售价相对较高,如何破解超标电动车的汰换问题,是落实新国标面临的较大挑战。小哈换电的想法是,在换电模式下,市民不再需要承担购买电池的一次性投入和后续维护成本,仅需承担车架购买费用,后续换电按次收费,一次性支出经济压力降低。而推动电动自行车锂电化,电池充换结合,统一电池标准、提高电池利用效率,也有利于实现电池梯次利用,大幅减少全行业碳排放。
南都记者走访发现,现阶段换电柜的目标市场,主要是共享电动车用户、外卖配送员、C端市民。在中午用餐高峰期,在一些换电柜旁,相继有外卖员骑着电动车停下来换电,“更换速度快、续航时间长”是他们对补能的要求。“换电在外卖员群体中的普及比较快,而对于自有电动车的普通市民来说,‘以换代充’的市场教育还需要时间。”胡斯武告诉南都记者。“小哈换电看重的就是新国标落地后,新旧车汰换期下的市场升级机遇与民生痛点需求。”
鉴于电池和充电器是造成电动车事故的重要源头,对于运营商而言,强化电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已成一项重要课题。南都记者注意到,小哈换电柜在设计构造方面自带防水避雷装置,存放电池的格口设定为恒温,可保持电池电量恒定,一旦发生电池冒烟等意外情况时可自动触发格口内灭火、报警等功能,最近的运维人员收到信息后即根据定位赶到处理。企业大数据平台对电动车充换电过程实时监测,相关数据可对接上传政府消防智慧平台。
当前阶段,我国各行业新型数字基础设施蓬勃发展。有业内人士认为,相比电动汽车,当下两轮电动车领域的智能化程度还是不够的,但两轮电动车又是一个高频、刚需的充换电利用场景,换电既是重资产业务,又具有明显互联网属性,在线化、智能化会让行业更安全规范;同时,当行业集中度提升到一定水平时,主流企业应连同行业协会把电池的尺寸、型号逐步推向标准化,让其发展更健康、可持续,也更便于存量C端用户的未来使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