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锂电池在医疗设备中运用的优点
锂电池在医疗设备中运用的优点
锂电池体积小、重量轻,并且由于能量密度高,所以使用寿命长。这使它们成为医疗设备和医疗电气设备的理想选择。随着设备本身变得更小、更便携且在家庭中的使用更广泛,许多设计师和制造商正在寻找一种更小、更便携的能源,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功率和性能。
锂和锂离子电池用于为许多医疗设备和医疗电气设备供电:助听器、心脏起搏器、手术工具、医疗除颤器、机器人、输液泵、监视器和仪表只是受益于医疗设备的一些例子从将锂电池应用到它们的设计和功能中。
由于能量密度高,锂电池容易过热并可能引起火灾,因此被归类为危险品。为了运输,它们必须符合全球 UN 38.3 标准中规定的某些规定。该标准适用于锂电池运输链中的所有环节:从次级供应商到终端产品制造商;制造商到经销商;在产品内或产品外;在该领域; 退货期间;或在非原装包装内。随着这些电池的使用变得越来越普遍,医疗行业熟悉这些要求非常重要。
UN 38.3 适用于单独运输或在设备内运输的电池。作为一项通用标准,它已被世界各地的监管机构和主管当局采用,使其成为进入多个甚至全球市场的必要条件。UN 38.3 协议是危险法规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识别/分类锂电池、测试/资格要求、设计指南/条件以及包装/运输义务。
分类
这些电池根据它们是锂电池还是锂离子电池以及它们的运输方式分为四种分类。分类要求因运输方式和电池类型而异,可归纳为以下方式:
适用于锂电池的 UN 3090 和适用于锂离子电池的 UN 3480 适用于:单独运输的电池、单独运输的电池、电池和电池、模块或其他不完整电池子组件的托运、移动电源、电源组和单独运输的电池从他们供电的设备包装(即使设备和电池在同一托运或货件上)。
用于设备内锂电池的 UN 3091 和用于设备内锂离子电池的 UN 3481 适用于安装了电池的设备;设备与电池包装在同一个包装中,但电池并未安装在产品中;最多两块备用电池与设备在同一包装中运送(即一块已安装,两块备用或未安装,两块备用)。
测试和鉴定
UN 38.3 要求进行多项测试以确保电池在运输过程中的相对安全。它们根据电池和组件以及他们评估的内容而有所不同,包括:
测试T1-T5,对相同样品进行,依次对所有电池类型进行【海拔模拟(测试T1)、热测试(测试T2)、振动(测试T3)、冲击(测试T4)、外部短路(测试T5)]
对原电池和二次电池进行的测试 T6 评估冲击和压碎
测试 T7 用于二次电池,评估过充电的影响
测试 T8 也在一次和二次电池上进行,评估强制放电
该标准的最新更新,第 6版,修正案 1,于 2019 年初生效,其中包括有关电池测试的几个关键变化:
集成电池:已更新以允许测试设备内的电池。
拆卸:允许额外的测试标准;我们建议将任何可能被视为“边界”反汇编的情况视为测试失败。
可充电电池注意事项:测试前循环要求的变化从之前的 50 次减少到 25 次;还更新测试表以反映这些变化。
测试摘要:现在明确定义了“电池测试摘要”,以及测试摘要“应提供”的要求。此外,它还指出要求签署人的姓名和头衔作为有效性的指示。
根据这些要求,重要的是要记住在成功完成 UN 38.3 测试的基础上获取或创建测试报告摘要。托运人必须根据要求提供这些测试报告摘要。它们不需要包含在发货中;但是,明智的做法是包括进一步运输的时间。从电池供应商和分包商处获取测试报告,以完成您发货的测试摘要,维护支持信息。
同样重要的是要考虑将提供何种级别或电池子组件进行装运。确定测试的样本和单个测试报告要涵盖的型号/版本。请注意型号更改,这可能会使测试摘要受到质疑。
设计指南和条件
法规的若干条款涉及设计指南,其中包括遵守测试和资格要求,以及纳入安全通风装置或设计元素以防止剧烈破裂;防止外部短路的有效手段;并联的电池/电池串配备了防止危险的反向电流流动的装置;以及在质量管理体系下进行制造的要求。
包装和运输
该法规的最新更新包括新标签,以更好、更简单地说明与包装中的电池(单独或在设备内)相关的火灾风险,以及 9 级标牌的单独锂电池版本. 客机限制也已更新,禁止将锂离子电池/电池(以及已经禁止的锂金属电池/电池)作为货物在客机上运输(这不适用于设备中的电池),要求这些物品仅标记为货机。单独运输的锂离子电池必须设置为或低于 30% 的充电状态 (SOC) 以进行货运空运。为确保您满足此要求,请记录使用的方法以及如何验证货件。对于必须装运的医疗设备电池 > 装运后由于医疗需要(即它们必须在接收时具有全部容量)而达到 30% 的 SOC,可能会寻求主管当局的批准,这将允许以更高的充电水平空运此类电池。请注意,医疗设备电池不会自动免除此要求。
随着医疗设备制造商寻求使产品更小、更便携、更耐用,锂和锂离子电池成为一种宝贵的电力资源。但是,制造商必须记住,在安全运输电源和包含该电源的设备时,这些电池的功率会带来额外的需求。了解 UN 38.3 的基础知识和其他知识可以在满足全球多个市场的这些要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